2021年岭东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04 10:40:50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28日在岭东区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岭东区人民政府 区长  邵民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岭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着力建设“四园”新岭东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晋位赶超,较好地完成了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岭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五年增长2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五年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五年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五年增长36.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五年增长46.9%。

五年来,我们聚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产业项目建设实现新跨越。围绕“九大产业发展方向”,新材料、生态旅游、节能环保等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钢铁循环和煤炭产业持续提档升级,投资4亿元的钒尾渣无害化处理利用项目、投资3亿元的钒氮合金项目投产达效。煤矿“淘化”改革高质量完成,爆破关闭落后矿井13处,淘汰落后产能85万吨/年,规划产能提升至420万吨/年。投资6亿元的石墨采选项目建成投产。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7项,签约额81亿元。实施重点产业项目64项(其中省市百大项目19项),完成投资49亿元,产业项目建设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前列。创新驱动成效明显,4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科技成果转化和7个科技联盟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年来,我们聚力扛牢责任、巩固基础,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新跨越。聚焦“稳粮增收”目标,粮食总产量达到7.9万吨;连续五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比达10.2%;鼓励农户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促进农民增收2200万元。特色农产品发展稳步提升,先后形成珍康东沟小米、秀丽无公害畜产品等一系列品牌农产品。成功融入近郊游、生态和采摘观光产业链,全省唯一的热带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希美中药和烽博农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完成全省首批“多村一社区”创建试点建设工作。深入实施“五项革命”,投入650万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圆满收官。行政村绿化率均超省级标准达到19%,东兴村、立新村荣获省级绿化示范村;新改建农村公路12.8公里,实现通村公路硬化全覆盖;完成62户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和319座农厕改造,农村居住条件全面改善。

五年来,我们聚力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现代服务业实现新跨越。坚持以旅游经济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旅游业升级计划,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打造了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湖旅游度假区及羊鼻山省级森林公园为重点的景观区,新增网红景观长廊、青山阳光浴场、芝樱花海等10余个旅游打卡地,近郊生态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创新推出东湖7.16消夏节、国际冬泳赛、东湖冬捕节等节庆活动,累计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6亿元。3个文化活动广场、4个千平米标准化社区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全面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助推发展网络渠道,新增电子商户从业者2500余人,实现线上交易额7200万元。

五年来,我们聚力精准施策、固本培元,生态环境质效实现新跨越。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标志性成果,连续五年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城市后花园”越发靓丽。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5家,煤炭、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逐步实现低排放,建成区内35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清除,秸秆禁烧连续5年实现“零火点”。开展寒葱沟水库上游污染防治工作,水源地水质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安邦河、马蹄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总投资2.77亿元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通过市级终验。建设完成煤矿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植被恢复面积11.7万平方米,土壤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5%,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28000个/立方厘米。不断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对3家危险废物、8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及农村农药废弃物实施规范化监管,实现从“末端控制”向“源头防治”的成功转变。

五年来,我们聚力统筹联动、内外兼修,城乡环境实现新跨越。持续加大投入,扩增承载能力,“两纵七横”路网更加畅通,滨水大道与永兴桥成功衔接,兴东大道、青山路等总里程34.3公里的5条城乡道路完成改造并顺利通车,主干道硬化率达95%,对内畅通、对外联通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打造15分钟生活圈,区医院、政务中心、中山小学等基础设施相继投用。棚户区居民喜圆“安居梦”,先后建成惠民、惠安、通达、安邦、东湖、青山住宅小区,建成安置房14209套,近12000户居民喜迁新居,平房存量由17000余处缩减至2000余处,现代化新城区框架逐步形成。投资1.7亿元实施“两供一业”改造工程,新建改造供水供热管网49公里,主城区天然气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推开,主次干道深度保洁率达100%,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五年来,我们聚焦共建共享、利民惠民,民生保障实现新跨越。接续实施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民生领域投入累计达9.5亿元。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工作,累计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544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250人次,实现就业1.35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矿区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帮扶解困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2.1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五连增”。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民政部结项验收,获得高度好评。新建公立幼儿园1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指标。公共卫生服务和养老体系日益完善,投入4000余万元建设完成区医院并通过二级医疗机构资质审批,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初步形成;投入2120万元建成医养结合综合康复中心,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区43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扫皆知”,行政审批时限压减75%,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平安岭东建设深入推进,68件信访积案得到化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应急指挥中心、“三星级”人武部建设迅速推进,应急能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提升,双拥工作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加强。

五年来,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连续五年达100%。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水平得到提高。此外,我区统计、审计、外事、民族宗教、法律援助、档案史志、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及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建形成指挥“一盘棋”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网,投入3200余万元用于抗疫一线,始终保持零确诊、零疑似、零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要成果。在这场抗疫斗争中,102名广大医务工作者、318名社区工作者、160名公安民警、980名基层干部、200名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战酷暑斗严寒,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坚守一线,负重前行、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展现了岭东担当、作出了岭东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栉风沐雨,过去五年砥砺前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在夯基垒台中积厚成势,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宜居城市建设上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参与岭东经济社会建设的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岭东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非煤工业较弱、农业体量偏小、传统服务业不精、现代服务业不强等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新冠疫情影响深远,区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的增长点尚不明显;全域旅游发展短板明显,核心旅游景区、旅游产品链条、服务业配套能力不强;地方财政收入基本上由上级转移支付支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可用财力无法满足刚性支出和发展的需求;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劳动适龄人口短缺,生活困难群体比重较高;部分干部创新、担当和责任意识还需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以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未来五年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主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打造“六个功能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岭东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到202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

今后五年,全区围绕市委发展壮大“六大主导产业”和加快实现“三个转变”部署要求,坚持以总量指标前移、主要指标进位、速度指标争先为导向,全力打造“六个功能区”,加速从人口小区向经济大区跃升,加快实现岭东转型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把区委描绘的发展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坚持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立足我区寒地和黑土资源优势,强化一批特色农业示范项目,实现农业与多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增收致富,打造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示范标杆。

打造煤炭产业优质产能释放区。坚持以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抓手,以绿色高效安全为发展方式,立足我区煤炭储量优势和化工产业基础,优化产能结构,有序释放产能,促进煤炭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争当全市乃至全省东部地区煤炭产能释放的典型。 

打造现代钢铁产业集聚区。坚持以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立足我区钢铁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加快钢铁产业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形成组织结构优化、工艺技术先进、质量品牌突出、经济效益良好、综合竞争力强的钢铁产业集聚区。

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先行区。坚持以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立足我区石墨、玄武岩等资源储量优势,提高原料向高端材料转变能力,形成最具特色的石墨产业细分领域发展集群,打造全省东部地区最大的石墨和玄武岩原料供应基地。

打造山水生态旅游产业引领区。坚持以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我区山水生态禀赋和近郊区位优势,用好“红、绿、黑、白”四种资源,构建“旅游+”全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一心一带两廊四区”的岭东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创建全省东部地区生态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打造城区品质样板区。坚持以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目标,立足采煤棚户区改造、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基础,构建城区功能品质生活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生态文明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做美岭东、做优环境、做实民生,建成高品质生活环境宜居区。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 规划、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站位新起点,我们将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人民至上作为第一追求,以抓好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实干苦干加油干,奋力推动优势化胜势,蓝图变盛景。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  

各位代表,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当前最大变数,我们将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在抓实抓细“外防输入”特别是扎实做好常态化排查管控的基础上,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立足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含金量”,驱动岭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招商引资实效。聚焦矿产、区位、平台等关键要素,探索“图谱+家谱”的招商方略,修订招商引资项目图册,完善全域招商资源平衡表,推出高质量投资机会清单,通过以商招商、上门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具有延链、补链、强链能力和实力的合作伙伴,力争在签约落地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上有新突破。支持企业改造提升。抢抓全省实施新一轮“老字号”重大技术改造工程机遇,加快推进锦旸等本地煤矿生产能力核增,支持东盛等9家煤矿提能改造升级;扶持现有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金德工贸、金诺机械等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与优势资本对接;加快培育石墨及玄武岩深加工项目建设,延伸新材料产业链条。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现代煤电化钢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升钢铁、煤炭产业的吃配程度,高质量谋划球型石墨、高纯石墨、石墨负极材料等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建龙铁矿100万吨提能改造、双垄煤炭综合深加工、国能4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尽快落地。力争中双石墨采选二期、长山矿业2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投产达效。全面构建以传统煤炭产业为先导、钢铁配套产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形成“多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扎实推动“三农”工作,在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跨出坚实一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加强黑土耕地保护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稳产在1.5万吨以上。定位“服务市区、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近郊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扩大东沟小米、绿色果蔬、杂粮杂豆、鲜食玉米等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重点培育烽博农业、希美药业、涵容医药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升级改造旧农村生活体验项目,力争将东兴村建设成集采摘、休闲、观光、住宿为一体的东北民俗小镇。努力创响“岭东品牌”。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样板;精加工细包装本地农产品,推进珍康东沟、润泽农业等品牌专业化运作,叫响“土字号”“乡字号”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宣传、展示推介和直播带货活动,全面提升岭东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秀美家园”行动,持续实施“五项革命”“六清一修一改一建”,投入2000余万元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推进以村庄道路硬化、河道清淤、村庄绿化、畜禽粪污处理为主要问题的村庄环境整治,重塑农村田园风光。有序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补齐软硬件设施短板,修缮改造立新村至团结村路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打造“美丽文明乡村”。

(三)全力守住生态红线,在推动绿色健康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多彩文化旅游,把岭东生态环境“金名片”打造得更加亮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环保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秸秆全量化处置,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40天。推动实施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项目、矸石和渣堆污染治理项目。确保河湖“四乱”无反弹无新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三减”增效示范建设。建立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三长联动、一巡三查”体制机制,保持执法高压态势,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新格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以环保设备制造和尾矿综合利用为方向,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支持建龙钢铁、程远信德等域内企业加深与能源公司、环保院所的战略合作,强化企业环保项目技术支撑,重点建成一批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环保项目。推进煤矿“一优三减”“四化”建设,打造“绿色矿山”。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推动特色生态旅游发展。编制完成《岭东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一心一带两廊四区”的岭东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依托“三山两湖一河”、森林康养和“三源文化”,将区域内的各景点“串珠成线”,设计制作旅游景点线路图册,推出“一日游”“两日游”自驾游线路,逐步拓展红色文化游、生态康养游、农业观光游、户外运动游、钢铁工业游、冰雪体验游为主的“四季”旅游市场,培育做大体验式采摘、农家乐、体育运动、摄影写生等精品业态,推出“品农家饭、赏田园景、享农家乐”农旅体验项目。谋划建设东湖和定国山环湖步道。深度挖掘本地区农、牧、林等方面的特有产品,尝试推出具有岭东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文创商品。

(四)全力深化改革创新,在激发市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以改革为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增强岭东经济发展后劲。深度融入协同发展。抢抓双鸭山高铁、同江大桥建设带来的机遇,全面融入哈尔滨2小时经济圈,深入构造对俄合作新格局。依托“双佛”“双深”对口合作平台,深度参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跨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强化与佛山市顺德区和南海区、江门市江海区、河北省安国县等友好县区战略合作,积极谋求在农业、旅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努力打造更加主动、更加开放的岭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抓好新一轮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大力推进农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等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深度实施区企、区林合作共建,统筹推进与建龙、森工等大型民企、国企协同发展,支持域内国有企业改革,精准承接属地化管理职能,形成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三六五”目标要求,推行“一网通办”,实行“证照分离”,实施“四送一服”行走企业常态化,为企业定制更有速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VIP服务”,做到全天候、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企业。

(五)全力发展民生事业,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上实现新突破。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牢牢恪守为民情怀,勤勉扎实解决群众难题,倾情倾力办好惠民实事。分层次兜牢民生底线。推进全民参保扩面专项行动,基本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政策,维护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发挥社会救助托底功能,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社会保障格局。多方位促进民生改善。统筹社区各类资源,加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用化”社区日间照料间和活动室,医养结合综合康复中心要尽快投用。加快提升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医疗设备,健全诊疗科目,发热门诊和新核酸检测实验室要尽快建成投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落实细化“双减”政策,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行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优质均衡发展验收。全方位保障民生安全。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从严从细落实防控措施,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成果。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突出抓好煤矿、危化、燃气、交通、非煤矿山、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持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健全完善综合防灾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应急指挥中心建成投用。谋划建设“智安小区”,加快建设“雪亮工程”,新装高清摄像头206个,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六)全力改善城区环境,在打造美丽宜居新区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为民建城,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主题的“美丽岭东”建设行动,致力打造小而优、小而净、小而美、小而靓的新型宜居城区。提升城区功能形象。实施道路改造工程,谋划升级中心区主路惠民路,修缮改造安民路、爱民路、北翼路、东湖路,提升城区道路品质和通行效率。实施“城区体检”,开展城区内涝治理工程和地下管网减漏行动,持续推进供水节水改造工程,重点加强对二级供水管网改造,投入3000余万元开工建设80蒸吨热源厂项目。强力实施城区面貌大提升行动,协调推进中心城区及岭西老旧片区改造提升,加快棚改腾空土地综合利用,加大“八乱”“两违”整治力度,着力打造“城绿、路通、房净、灯亮”的城区环境,加快“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强化城区精细管理。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探索“数字城管”,建立“岭东大数据库”,搭建“云网格”数据信息平台,优选“网格员”队伍,实施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建立“一插到底、上下贯通”的社情民意收集和反馈通道,完善社会矛盾和问题调处化解机制,努力形成社会治理岭东模式。启用室内农产品交易市场,规范惠民室外农贸市场。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体系,实现专业化物业服务全覆盖。

(七)全力加强自身建设,在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上实现新突破。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守牢清廉底线。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各方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全力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恪守为民情怀。树牢“人民至上”理念,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积极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同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推进公务交通补贴兑现,落实职工年度健康体检,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

各位代表,新目标承载新梦想,新征程充满新希望。让我们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加压奋进、跳起摸高,用我们的勤政指数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幸福指数,坚定实施“六个功能区”发展战略,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岭东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1、“四园”:城市后花园、市民绿菜园、居民新家园、游客欢乐园。

2、“九大特色产业”:石墨新材料、钢铁矿业、新能源、节能环保、山水生态旅游、煤化工、机械加工、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

3、“五项革命”:农村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能源革命、菜园革命。

4、“两供一业”:供水、供热和物业管理。

5、“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6、“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7、“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8、“六个功能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煤炭产业优质产能释放区、现代钢铁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先行区、山水生态旅游产业引领区、城区品质样板区。

9、“六大主导产业”:煤炭、电力、钢铁、粮食、旅游、新材料。

10、“三个转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煤炭经济向非煤经济转变、原料向材料转变。

11、“红、绿、黑、白”四种资源:抗联精神、革命教育是“红色名片”;大森林、绿色食品是“绿色名片”;黑土地、煤炭、石墨是“黑色名片”;冰天雪地是“白色名片”。

12、“一心一带两廊四区”:岭东区城市商旅文化休闲集散中心;安邦河“水之源”沿河人文产业带;城区-东湖-寒葱沟-青山鸭嘴溪-九里川的S307(滨水大道)旅游廊道、青山-东湖-鸭嘴溪-羊鼻山旅游廊道;北部东湖旅游度假区、西部羊鼻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东部青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季旅游度假区、南部九里川生态人文旅游区。

13、“一三六五”:一”就是“一个目标”,即“投资争过山海关,兴业首选双鸭山”;“三”就是打好三张牌,即做到“三个一样”,“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好,实现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相统一、相和谐;域内域外投资者一样亲,让每一名投资者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一视同仁;投资前后服务一样优,开门招商、诚信招商,企业投资前后服务不变、待遇不变、政策不变”;“六”就是开展好“六个方面”专项行动,即开展“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问题查改专项行动、优化法治环境专项行动、提升诚信环境专项行动、改革攻坚专项行动、惠企利民专项行动”。“五”就是做到“五个满意”,即“让工作成果令人满意、让当事人满意、让社会大众满意、让市场主体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14、“六清一修一改一建”: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清理村内柴草垛、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村内沟塘、清理农户庭院、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修复杖墙栅栏、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建立村庄清洁意识。

15、“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

16、“一优三减”:优化系统,减面、减产、减人。

17、“三权”分置: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18、“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19、“四送一服”: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20、“三源文化”:煤之源、水之源、党之源。

21、“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22、“八乱”:治房屋乱建、治车辆乱停、治垃圾乱倒、治污水乱排、治粪土乱堆、治柴草乱放、治畜禽乱跑、治秸秆乱烧。

23、“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4、“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5、“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原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