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责任编辑: 岭东区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16-12-29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努力适应新常态,全力引领新发展,奋力走出新路子,竭力开创新局面。

  发展源于奋斗,成绩伴随着艰辛。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五年来,岭东区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克服了各种困难,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积极适应新常态,毫不动摇地抓项目、调结构、促转型,走出了一条老区创新发展的新路,全区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谱写了凝心聚力、聚焦发展,建设宜工宜游宜居新岭东的瑰丽篇章。

  A

  调结构、促增长——全力建设宜工新岭东

  最过硬的战斗力往往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体现。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区委明晰思路,政府主动作为,咬定转型发展不放松,营造了逆势而进的发展局面。

  经济转型实现破题。加快改变以煤炭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强化项目储备和生成,提升项目科技含量。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延伸建龙吃配和钢铁产业项目,着力谋划和开发石墨、玄武岩等新能源项目,重点打造特色种植、农业休闲观光和山水生态旅游项目。五年来,全区所上项目90%以上为非煤产业项目,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30%左右。三次产业比例由2011年的4:82:14优化为10:64:26。非煤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39%提升到80%。

  项目建设全速推进。坚持工作力量向项目建设集中、扶持政策向项目建设倾斜,掀起了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抓项目的热潮。五年来,全区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6个,总投资134亿元,到位资金10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比重增加,中国燃气九州龙项目、天盛商混、昆泽矿产品加工等项目的生成,以及航天长源矿泉水、花菇产业公园等一批大项目的投产,改变长期以来“一煤独大”的产业局面。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重点引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已有新沙环保钒尾渣综合利用、双乐对俄肉制品加工、建龙LNG等13个项目落户。

  特色农业初见成效。一以贯之地实施了“区林合作、林农结合、山地合一”的发展举措,积极培育特色农业种植,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逐步扩大无公害果蔬生产在种植业中的占比。在巩固大樱桃种植的同时,引进培育了北冰红葡萄、蓝莓、树莓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走园区引领的发展路径,先后培育了中双农业观光园、上游休闲观光带、花菇产业公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培育了东沟小米、东兴大樱桃等一批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B

  优环境、促开发——全力建设宜游新岭东

  立足“三山两湖一河”的生态优势,扭住绿色发展理念不放松,以更高的起点、更严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推动生态环保建设,不断彰显岭东独特的生态旅游魅力。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力打造山水生态休闲游,完成了国家4A级景区青山国家森林公园改扩建、南湖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二期、鸭嘴溪沿河景观等景区项目建设。以青山花菇基地为依托,建设上游休闲农业公园。推进青山向日葵观赏种植园、立新北冰红葡萄观赏采摘园和东沟大樱桃采摘园建设。五年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过亿元。

  文化品牌初步形成。深入挖掘双鸭山“第一口矿井”等历史人文资源,提升岭东作为双鸭山市河域文化发源地、煤炭文化起始地、城市建设策源地的文化效应;大力弘扬“山水情怀、大爱岭东”文化价值观,成功举办了四届南湖群众艺术节和环湖徒步大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冰雪文化内涵,成功举办了南北城市冬泳挑战赛,筹划了国际冰人挑战赛等冰雪活动,使赏冰乐雪成为岭东旅游的名片;开发根雕、红宝石等独具岭东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提升岭东旅游的品质。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投资2.7亿元实施了矿山地质修复工程,治理面积1498.7万平方米。加大寒葱沟和定国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力度,对水源地上游18家煤井、洗煤厂及其他污染企业进行专项整治,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4家,养殖企业2家。开展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整治工作,向上争取资金1871万元,实施了团山村生活垃圾、西山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8个污染治理项目。推进羊鼻山次生林自然保护区、安邦河生态功能保护区、青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恢复与保护工作,使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C

  强基础、促民生——全力建设宜居新岭东

  思路决定出路,气魄决定力度。坚持规划先行,整体推进旧城区改造,城区基础功能、人居环境、整体形象得到历史性改善。坚持民生优先,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由点到面、由低到高转变,民生项目投入力度创造了岭东历史之最。

  城乡功能不断完善。将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矿山地质修复和城乡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美丽岭东”建设行动。五年来,累计投入17亿元用于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新建了东湖小区、博爱园小区13000户,全部实现“三供两治”;投入3000万元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新增城区绿地104公顷,城区绿地率达到53%;投入1.2亿元用于推进了道路、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投入500余万元用于村内路面硬化、自来水管网、村级办公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泥草房改造率达100%。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建了一所标准化小学校、两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一个设施齐全的乡卫生院、一个功能完善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6处社区村屯医疗卫生所、4处省级标准化社区和一所区办老人养护院,全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先后被命名为全市救助管理、居家养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区及省城乡社区建设“双百”示范工程。在全市推出了农民看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便民服务措施,长胜乡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最满意”乡镇卫生院。

  精神文明不断加强。深入开展“文明城乡”创建、志愿服务、“‘岭东好人’榜”和农村“星级文明户”评选等主题创建活动, 6名同志入选龙江好人榜, 2名同志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6家单位被表彰为省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集体。组建了27支志愿服务专业队伍,每年开展活动500余次,连续四年荣获全省优秀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奖,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平安岭东”扎实建设。坚持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营造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法律援助工作,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在全市率先创立了网格化治安巡防体系,落实领导信访包案责任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D

  抓载体、促提升——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五年来,区委总揽全局,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焕发活力,为建设宜工宜游宜居新岭东提供了坚强保障。

  宣传思想工作紧扣主旋律。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每年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0次以上,处级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理论文章500余篇。开展了“抓学习、转作风、促发展”、机关干部“读书月”、“书香岭东”等主题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全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2014年,区委被省委授予“学习型领导班子标兵”。选树了艾宏宇、袁英海、王同山等一批先进典型,用身边的鲜活感人事迹激励和影响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争创佳绩。

  党建工作的活力日益彰显。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基层党建全面提升”活动,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实现提档进位。选派18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两新”组织任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加强“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发挥“两个功能”,建立党员关爱基金和党内关爱制度,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落实“联系点”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党在民主政治建设及社会生活中的领导作用日益突出。区委统战部连续五年被评为“统战先进集体”,区妇联2014年被评为省级妇女之家建设先进集体。推动政企融合发展,各方面力量广泛凝聚,共谋发展、奋力拼搏的氛围更加浓厚。